壓工業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工業。目前,液壓元件的成產和銷售是國際性的,大多數較大的公司
都試圖在盡可能多的國家中經營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,美國曾經是西方國家中最大的用戶。直到
70年代初,西方使用的液壓元件有一半用在美國的設備上,而所用的元件有90%左右時美國制造的。
目前美國仍然是最大的液壓元件生產國,1984年銷售額55億美元,而整個西方世界為120億美元。同
年,聯邦德國液壓元件銷售額為25.34億西德馬克,日本為2380億日元,英國為2.71億英鎊。
世界上最大的液壓元件制造商有三家,可以稱為液壓界三巨頭。歷史最長的Vickers公司,原屬
Sperry集團,1984年轉賣給美國Libbey-Owens-Ford公司,并把原名Sperry Vickers改為Vickers
System公司,F在該公司已屈居世界第三位。
聯邦德國Mannesmann Rexroth公司從1953年開始生產液壓元件,1976年完全進入Mannesmann集團。
1985年共有雇員11364名,其中在聯邦德國雇員8202名,在國外雇傭3162名。1985年總銷售額為
17.46億西德馬克,其中液壓部分約占80%。
目前世界最大的液壓元件制造商是美國的Parker Hannifin公司。該公司成立于1958年,多年來買進
了許多制造廠,1984年銷售額達到13億美元。
美國液壓工業情況:
美國的液壓工業起始于20世紀初的1903年,液壓件首先用在戰艦大炮上,作為炮身俯仰和回轉的驅
動裝置。隨著航空、船舶、車輛、機床、工程機械等工業的發展,液壓工業也相應有所發展。二次
大戰后,由于軍事工業的刺激和液壓傳動本書的優點,吸收了大量投資,使液壓工業迅速增長。美
國液壓工業1973年度總銷量額約為14億美元。其中閥類為4.75億美元,占34%;泵類為3.5億美元,
占25%;缸類為2.15億美元,占15%。從應用領域來說,工業用的為6.11億美元,占44.6%;行走設備
用的為4.27億美元,占30%;航空航天用的為2.77億美元,占20%。
美國液壓工業的增長速度,雖然不能與計算機,半導體等工業部門相比,但卻顯著地快于整個機械
工業的增長速度。從應用領域來說,航空航天領域擅長不大,但主要的應用領域——工業與行走設
備用的液壓件,在石油危機前的十幾年中幾乎每年增長10%,而機械工業年均增長率僅有5%左右。
1982年,包括航空航天在內的流體傳遞產品交貨額為35.767億美元,比1981年的42.522億美元下降
16%。除了5人以下的小企業外,美國1982年有流動傳動產品制造商380家。
液壓工業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工業。美國液壓工業在國內和國外市場上都遇到西歐和日本的激烈競爭
。雖然美國仍然是最大的液壓件生產國,但美國的優勢正在減弱。這一行業的面貌正在發生變化。
少數大公司壟斷市場,他們之間競爭激烈。競爭重點在于研究開發和技術革新,大量的資本用于再
投資。較小的公司負擔不了這樣的開支,有很大一部分被擠出了市場。這預示著大多數小公司不是
被大公司接管就是被迫停業。一段時間里,主機廠傾向于用外購的元件自行設計液壓系統。但技術
日益復雜,使得用從各制造商夠得的元件建立一個穩定的系統越來越困難。液壓設計的任務正在向
液壓制造商轉移,由于液壓行業供應成套系統。只有大公司才能承擔這項任務。另外,當更多的美
國主機廠向國外轉移時,他們愿意與熟悉的供應商作交易。較小的公司往往沒有全球經營的實力。
雖然總會有小公司用特殊產品供應局部市場的地盤,但市場控制權正向少數產品齊全的跨國公司轉
移。